360book 首页 > 行业图书 > 气象与灾害 > 正文 打印 下载 

地震应可预测  下载

360book.com  2018-05-29 20:04:07  下载

地震应可预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许先生的《地震应可预测》文集,反映了他为地震监测预报探索60年来的奋斗历程。文集内容包括地震活动性图像分析、地震预测物理基础、重点地区地震预测实践、预测效能评估、地震预测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重要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这些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对推进中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地震预测预报探索和实践一直是中国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地震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民同志十分重视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及许先生文集的出版,并应邀以2010年度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作为文集的代序。这篇由局长亲自撰写的讲话稿全面反映了中国地震局党组对地震监测预报探索与实践的思考。
目录
地震应可预测
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
地震发生与日月运行之关联
从汶川地震震前现象认识其发震动力应具有的大尺度与深层次性
我国当代20世纪前后的强震系列似可表示为1556年华县始发强震后继系列的异相镜像(系列重现)——1556年华县大地震450周年纪念会发言
大尺度地层内的分层运动
高震级地震预测需求大尺度视野——唐山地震预测为何不易到位
地震预报之魅力——纪念周恩来总理号召开展地震预报研究与邢台地震40周年
震兆平静的再认识——海城地震30周年有感于经验性地震预报的议论
17世纪初泉州—琼山大震组群发生的相关性与构造特征
地层大尺度运动的一次记录
菱形地震活动性图像与地层屈曲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在于创新
探索地震预报
强地震活动的大尺度特征距离
强震是大尺度构造活动的产物
以物理模型为基础的概率性地震预报方案
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
地震活动与构造屈曲
地震预报能力评分
相关性地震活动的跨越式分布与地壳屈曲
地震应可预测
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
地震发生与日月运行之关联
从汶川地震震前现象认识其发震动力应具有的大尺度与深层次性
我国当代20世纪前后的强震系列似可表示为1556年华县始发强震后继系列的异相镜像(系列重现)——1556年华县大地震450周年纪念会发言
大尺度地层内的分层运动
高震级地震预测需求大尺度视野——唐山地震预测为何不易到位
地震预报之魅力——纪念周恩来总理号召开展地震预报研究与邢台地震40周年
震兆平静的再认识——海城地震30周年有感于经验性地震预报的议论
17世纪初泉州—琼山大震组群发生的相关性与构造特征
地层大尺度运动的一次记录
菱形地震活动性图像与地层屈曲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在于创新
探索地震预报
强地震活动的大尺度特征距离
强震是大尺度构造活动的产物
以物理模型为基础的概率性地震预报方案
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
地震活动与构造屈曲
地震预报能力评分
相关性地震活动的跨越式分布与地壳屈曲seismotectonic implication of seismicitypattern
从两次溧阳地震认识地震现象的相似性
地震活动性图像
the foreshock sequence of the february 4,1975,haichengeaahquake(m=7.3)
海城地震前震系列与震群——兼论前震系列在地震预报中的一种功能
seismicity patterns in china
北京地区地震活动的构造特征
北京周围地区地震的分布特点与地壳屈曲
海城地震の地震活勤の特徵
震兆组预报方法小结
震兆分析一例
附录一 地震预报研究应调整思路和策略——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谈大尺度地层运动的启示
附录二 地震应可预测——许绍燮院士昨回家乡作报告
附录三 地震应可预测——许绍燮院士故乡说地震
附录四 探索地震预报尚需关注“天外来客”——中国地震局许绍燮院士谈探索地震预报需调整思路
附录五 地震发生具有时间结构
附录六 地震预报之探索
附录七 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第8卷第6期封面)
许绍燮院士论著部分目录




上一篇: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方法研究
下一篇: 地震工程学 [李宏男 编著] 2013年版

地址:http://www.360book.com/books/255/44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