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代替DB63/T 804-2009《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本文件与DB63/T 804-2009相比,除结构性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术语与定语(见2009 年版的第2 章);—— 增加了“分类地位”一章(见第4 章);—— 更改了“发生规律”(见2009 年版的3.2)为“生活史”,并单设为章(见第5 章);—— 更改了“生活史”中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表述内容(见第5 章,2009 年版的3.2);—— 修改了“秋季老熟幼虫”和“春季越冬老熟幼虫”取样面积、取样方法、样点数量(见6.1.2、6.2.2,2009 年版的4.1.2、4.2.2);—— 删除了“春季越冬老熟幼虫”中剖查茧数内容(见6.2.2,2009 年版的4.2.2);—— 增加了成虫调查时间(见6.3)及“性信息素”(见6.3.2)“扫网捕蛾”(见6.3.3)调查方法;—— 增加了“卵”调查(见6.4);—— 删除了“预测预报”中油菜角野螟中长期发生预报分级规范和油菜角野螟短期发生预报分级规范,并将2009 年版“虫情发布”内容更改后纳入(2009 年版的5.1 表1、5.2 表2、第6章);—— 删除了防治适期预报(见2009 年版的5.3);—— 将2009 年版本的油菜角野螟秋季老熟幼虫调查统计表、春季老熟幼虫调查统计表、雌雄成虫调查统计表、幼虫田间系统调查表、大田幼虫调查表纳入油菜角野螟调查记载表(见附录A,2009 年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 增加油菜角野螟卵量调查统计表(见附录A);—— 增加了“油菜角野螟有关分级标准”(见附录B);—— 将“形态特征”(见2009 年版的3.1)纳入“油菜角野螟形态特征”(见附录C);—— 增加了图片资料(见附录C);—— 更改了“卵”的颜色表述(见C.1.2,2009 年版的3.1.2)。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霞、米六存、张优良、吴玉栋、王秀娟、李洪明、李云龙、徐元宁、马吉权、王桂兰、符伯阳、秦建芳、徐淑华、霍建强、李积莲。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本文件规定了油菜角野螟分类地位、生活史、调查内容与方法、预测预报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油菜角野螟监测与预报。 上一篇: DB63/T 706-2023 高寒草甸区牧草丰年、平年、欠年界定 下一篇: DB63/T 2105-2023 蒸发量观测 全自动水面蒸发器比测规程